【MyGoNews廖賢龍/臺北報導】內政部公佈支持政府興辦「社會住宅」政策的民眾高達八成九,不過,社會住宅推動聯(lián)盟認為政府興建社會住宅同時,應該一併改善弱勢租屋政策。
中華徵信不動產(chǎn)估價師聯(lián)合事務所張英毅表示,社會住宅強調的是「只租不售」,不是用來解決民眾置產(chǎn)問題,而是為了照顧困難於市場上覓得居所的弱勢者,以低於市場租金及多元住宅型態(tài),並搭配社會福利措施的介入,是一種永續(xù)循環(huán)性的住宅公共投資。
「社會住宅」已成為先進資本主義發(fā)達國家住宅政策重要一環(huán),而臺灣過去也提供過若干符合社會住宅定義的住宅,包括出租國宅、婦女庇護住宅、老人住宅、原住民住宅等,然其數(shù)量極為有限,總計僅佔全國住宅總量0.08%,遠遠低於實際需求,無法解決弱勢居住問題,以各國公有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比例而言,臺灣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比例實屬偏低,有興建社會住宅之必要性。
公平稅改聯(lián)盟與社會住宅推動聯(lián)盟認為,「社會住宅」為近來政府朝野與民間所共同關注的大事,且相關執(zhí)行方案也在快速的形成中,但社會住宅不應是選前的牛肉口號,如何推動才是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,而預算經(jīng)費的編列更能看出政府將以何種態(tài)度推動社會住宅。
然而社會住宅在10月底倉促成形,內政部也已公佈5處社會住宅興建地點,甚至預計於2011年12月動工興建。該聯(lián)盟認為,2011年預算早已送入立法院,政府要如何在零預算中,推動興辦社會住宅?過去政府將絕大比例預算編列於購屋利息的補貼,租金補貼政策不足,顯示無誠意解決弱勢租屋問題。因此,該聯(lián)盟政府在願意興建社會住宅的同時,是否也應一併改善弱勢租屋的政策與社會問題!